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認證
可以先瀏覽其他內容
隱藏同步進度法律與佛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論題。佛教因其對生命世界的終極拷問而獲得永久的意義,法律因其對世俗社會的維護而獲得存在的價值。法律的權威有兩方面:一是內在的理性權威,通過法律理性的闡發樹立民眾對法律的信仰;一是外在的力量權威,通過法律強制力量的展現確立民眾對法律的服從。法律與佛教有共通之處:佛理展示的是內在理性,戒律體現的是外在力量,從根本上來說法律與佛教都通過內在理性和外在強力來推廣自身。本文正是基于兩者之間的共性以及兩者之間的互相作用,發掘兩者相互作用對唐代法律和佛教發展所產生的影響。通過分析佛教對唐代法律發生的影響,挖掘唐代法律中的佛教因素,進而分析法律對佛教這一社會現象的具體應對。當佛教從各個層面滲透并影響到唐代的法律時,法律對佛教的規范與調整也在同時進行。在唐代法律調整佛教的過程中,世俗權力的擴張和佛教的出家姿態之間不可避免的發生沖突。盡管唐代世俗權力居于絕對優勢,但佛教內含的合理性以及歷史形成的出世姿態,迫使世俗法律將佛教納入世俗世界時,不得不作出一定的妥協。在強大的世俗權力面前,佛教的出世姿態則不得不降低。兩者的互相退讓,最終走向的是一種妥協與融合。
可以在“個人中心-我的借閱圖書”中查看
請歸還1本圖書后,繼續免費借閱~